你不會是第二個賈伯斯,但他會幫你走出屬於你的路。
獨裁萬歲、竊取有理、開除笨蛋、凡事說No……賈伯斯教我們的七堂課。
第一本貼身採訪、從八個切面深入解析賈伯斯的創意管理與經營哲學的專書。
適合閱讀對象:想知道賈伯斯是如何讓蘋果一系列產品變得如此受歡迎的人。
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 四顆星
最近幾年,市面上以賈伯斯為主題的書籍已經超過十本以上,有些介紹是介紹賈伯斯是如何創立蘋果電腦,有些是在講賈伯斯的創意,也有介紹賈伯斯的演講或簡報,研究賈伯斯儼然已經變成一個『顯學』了。
這本『賈伯斯在想什麼?從蘋果到皮克斯,他的創意管理與經營哲學』主要著重在賈伯斯如何注重產品的細節、設計的美感,甚至是團隊、公司經營的策略,都可以在這本書得到一些答案。
第一章 集中焦點:大聲說「不」
墜落的蘋果?過渡期的執行長?史帝夫的調查?蘋果的資產?「被史帝夫」了!?「不」博士扮黑臉?個人的聚焦?
賈伯斯教我們的第一課:
.幹活兒去。捲起你的袖子,直接幹活兒去。
.正面迎戰艱難的決策。賈伯斯必須做出一些艱難、痛苦的決策,可是還是勇於面對。
.別情緒化。用冷靜客觀的頭腦評估你公司的問題。
.要堅定。這一點並不容易,可是賈伯斯回到蘋果,開始進行大幅整頓時,就一直抱著堅定和客觀的態度。
.他知道該做什麼,也花了時間好好解釋,希望他的員工能一致遵守。
.消息必須靈通,不要憑空猜測。徹底檢視公司,你的決策必須有資料作依據,不要靠直覺,雖然費事,但是比較客觀。
.向外求援。別把重擔獨自攬下。賈伯斯要求公司提供協助,而且得到了,經理人幫忙承擔了部份重擔。
.集中焦點就是勇於說『不』。賈伯斯將蘋果的有限資源聚焦在他能妥善執行的少數幾件計畫上。
.保持聚焦,別讓商品的特色功能浮濫化。保持事情的精簡,這對已經過於複雜的科技世界來說,會是一個優點。
.聚焦在你善長的事情上,其他的交給別人權全處理。賈伯斯沒有執導動畫電影,也沒投入華爾街。他只專注在他擅長的事情上。
第二章 獨裁:「一人」焦點團體調查法
什麼是NeXT??「你們是一群笨蛋!」?沒有細節是太細的?簡化使用者介面?作業系統OS X版亮相?賈伯斯的設計流程?簡單化,不簡單?
賈伯斯教我們的第二課:
.作一個暴君。總得有人伴黑臉。賈伯斯是蘋果的一人焦點團體。別家公司不會這麼作,但它確實有效。
.形成許多選項。從中挑出最好的。賈伯斯堅持一定要有選項。
.一個像素一個像素地設計。重視細節,賈伯斯連枝微末節也不放過,你也應該如此。
.精簡化。精簡的意思是拿掉多餘的東西。再次強調賈伯斯的重點:要精簡就得勇於說『不』!
.別怕重頭開始。Mac的OS X值得重做一遍,即便可能得投入一千名程式設計師,得花三年時間馬不停蹄工作。
.避免奧斯本效應。別提前將新的好東西洩漏出去,除非已經準備出廠上市,免得顧客為了等新東西而不在買現有的貨。
.說到點子,任何東西都可以拿來發揮。史帝夫對於設計不是很極端,只是他很願意嘗試新的東西。
.找到一個方便好用的提案方法。如果這意謂你得在大型的會議桌上擺滿大張的光面紙,那就去弄部印表機吧。
.不要聽顧客的。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
第三章 完美主義:產品設計和追求卓越
賈伯斯的追求完美?話說最從頭?設計狂熱症?Mac:賈伯斯的「福斯電腦」?拆封蘋果?賈伯斯家的洗衣機?設計天才強納森?伊夫?模型迷?伊夫的設計流程?注意細節:看不見的設計?材質和製造過程?
賈伯斯教我們的第三課:
.不要妥協。賈伯斯對卓越品質的堅持已經造就出一種獨特的開發流程,足以生產出真正優良的產品。
.設計指的是功能上的設計,不是形式而已。對賈伯斯而言,設計就是指產品的功能運轉方式。
.想辦法解決問題。賈伯斯會在設計過程中,徹底瞭解產品的運作方式。
.把每個人都找進來。設計不只是設計師的工作,工程師、程式設計人員和行銷人員都可以幫忙發想產品要如何運作。
.避免流於按部就班。賈伯斯經常在工作小組之間往返傳送原型產品,而不是一個小組作完了在換手給下一個小組。
.生成檢驗法。利用嘗試錯誤法 – 不斷創造和不斷修正 – 提出數量多到『令人尷尬』的解決對策,再從其中找出一個真正對策。
.不要靠強迫的方法。賈伯斯不會故意想要設計出『好用』的產品,這種『好用性』是從設計過程中慢慢成形的。
.注重材質。iMac是塑膠做的,iPhone是玻璃做的,它們的形狀都是配合所用的材質。
第四章 精英主義:笨蛋禁止進入
皮克斯:藝術是一種團隊運動?原初的Mac團隊?小就是美?Jobs的job?與夥伴的「智力格鬥」?另類思考?在廣告上贏過競爭對手?One More Thing:完美操控的行銷活動?遮遮掩掩的背後?蘋果的人性化?
賈伯斯教我們的第四課:
.只和A級好手合作,笨蛋一律開除。優秀人才是一種競爭優勢,可以讓你領先對手。
.品質至上 – 包括人才、產品及廣告。
.投資人才。當賈伯斯回到蘋果,開始刪減產品時,就讓許多計畫『被史帝夫』了,卻留住最好的人才。
.小而美的工作團隊。賈伯斯不喜歡團隊規模超過一百人以上,因為擔心失焦或無法管理。
.別相信『唯命是從』的人。爭議可以激盪出創意,賈伯斯希望夥伴們質疑他的想法。
.展開智力格鬥。賈伯斯是靠點子的互相激盪來做出決策,過程辛苦,可是精彩又有效。
.讓你的夥伴自由發揮。賈伯斯給他的創意夥伴很大的自由空間。
第五章 熱情:在宇宙中留下印記
一週工作九十小時還樂此不疲?英雄.狗熊號雲霄飛車?保證賺錢的認股權?胡蘿蔔加棍子?偉大的脅迫者?只有一個史帝夫?
賈伯斯教我們的第五課:
.當混蛋沒關係,只要你熱情還在。賈伯斯會吼叫會咆哮,但就是靠這種幹勁在改變這世界。
.找到你對工作的熱情。賈伯斯有這種熱情,而且具有感染力。
.利用胡蘿蔔加棒子以得到最棒的成果。賈伯斯會讚美也會懲罰,每個人都在坐英雄/狗熊雲霄飛車。
.使點狠招,把事情辦好。
.發揮你的特殊本領,大肆慶祝成就。
.就算是看似不可能的事也要堅持下去。賈伯斯知道再棘手的問題最終都會獲得解決。
.最一名偉大的脅迫者,也要作個厲害的逢迎者。賈伯斯必要時,也可以變得很迷人。
.用力鞭策員工。賈伯斯很會施壓,員工卻因此拿出好成績。
第六章 創新精神:發明源自何處?
對創新的熱愛?產品創新事業創新雙刀流?創新從何而來??創新策略:數位中樞?萬有引力般的產品?純科學vs.應用科學?先知——和偷兒?創意的連結?彈性思考?個案研究:零售門市部?一路有你,豐富生活?「天才吧」真天才?
賈伯斯教我們的第六課:
.不要對顧客視而不見。Cube 電腦會慘敗,是因為它是為設計師所製作的,不是為了顧客。
.好好研究市場和產業。賈伯斯常注意市場上有哪些新科技。
.不要刻意和創新。妄想將創新系統化,就如看見麥可戴爾跳舞一樣,怪難看的。
.專注在產品上。產品是凝聚一切的萬有引力。
.別忘了真正的差別在於動機。全神貫注在最好的產品上,別一心只想成為市場最大或最賺錢的公司。
.竊取。要敢厚顏無恥地竊取別人的好點子。
.連結。對賈伯斯來說,所謂創造力就是把一些東西連結在一起。
.研究學習。賈伯斯對藝術、設計和建築方面很好學,他甚至在停車場跑來跑去地研究賓士車。
.要有彈性。賈伯斯捨棄蘋果許多研習已久的特別傳統,近樣保持它的小而美。
.破釜沈舟。賈伯斯終止了最受歡迎的iPod機型,只為了騰出空間給體型更薄的新機型。這就是破釜沈舟,你必須站穩立場,力抗到底。
.原型。就算是蘋果的門市部也必須像其他產品一樣經歷同樣的開發過程:先做出原型,再不斷精修改良。
.請教顧客。普受歡迎的天才吧就是得自顧客的靈感。
第七章 個案研究:如何靠iPod成就這一切
再談數位中樞?錯過船班:顧客要音樂,不是視頻?神來一筆的命名?
賈伯斯教我們的第七課:
.如果你錯失機會,更要賣力迎頭趕上。賈伯斯起初沒察覺到數位音樂的革命,可是很快就迎頭趕上。
.找出機會點。蘋果本來不是作電子小工具的生意,可是賈伯斯很想知道這裡頭有什麼機會點。
.尋找『即時向量』- 大環境裡有什麼大的改變是有利於你的。手機產業裡日益精進的電池和螢幕,讓iPad受益良多。
.設定期限。賈伯斯希望iPod能在秋天前上市,因此只剩下六個月時間就要推出市場。雖然人仰馬翻、精疲力竭,卻是無可避免的。
.別擔心點子從哪裡來。iPod的轉輪設計是蘋果行銷主管席勒提議的。如果是其他公司,肯定不會讓行銷人員參與產品開發會議。
.別擔心技術從哪裡來 – 重要的是技術的結合,iPod不等於所有零件的加總而已。
.槓桿運用你的專業技術。絕對不要從零開始 – 電池是由蘋果的電源小組負責,介面則由程式設計師負責創造。如果事由蘋果自行創造轉輪,恐怕無法在六個月內推出上市。
.信任你的流程。iPod不是天上飛來一筆的傑作,也不是什麼突破性的構想,而是蘋果不斷嘗試錯誤的設計過程中形成的。
.不要怕嘗試和犯錯。iPod突破性的介面也像伊夫那些永無止境的原型設計一樣,是透過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才找到的。
.相信團隊。iPod沒有所謂的始祖,沒有所謂的『iPod之父』。它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成就 – 成功永遠來自眾多發明者。
第八章 全面控管:一體化部件
控制狂賈伯斯?全面控管一體化部件?控制狂的好處:穩定、安全、容易?系統方法:軟硬通包?垂直整合捲土重來?播放器Zune和遊戲機Xbox?消費者要什麼?
—
賈伯斯在想什麼?從蘋果到皮克斯,他的創意管理與經營哲學,書籍資訊:
賈伯斯在想什麼?從蘋果到皮克斯,他的創意管理與經營哲學
Inside Steve’s Brain
# 作者:利安德.卡尼
# 原文作者:Leander Kahney
# 譯者:高子梅
# 出版社:臉譜
# 出版日期:2009年03月05日
# 語言:繁體中文
# ISBN:97898623501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