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:有些產品和服務就是超有fu,怎麼辦到的?

有些公司的新構想,看起來「沒有做什麼」產品研發與行銷活動,卻總讓消費者覺得「很有fu」,怎麼辦到的?


簡評:這本書主軸就是在說明你的產品一定要貼近客戶,要有所謂的『同理心』,就是以客戶的角度來看待你的產品。一開始看的時候,心有戚戚焉,但很多觀念在書中不斷的重複,也可以說不斷的提醒讀者。書中舉了很多的例子,像是『麥斯威爾怎麼毀了咖啡業?』、『亮眼XBox、慘敗Zune』,都很有趣,值得深思。
推薦指數:★★★ 三顆星
總結:還不錯,有空的話可以找來看。

以下節錄自『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:有些產品和服務就是超有fu,怎麼辦到的?』

當我們對所屬世界有了親身的、將心比心的接觸時,就能看見別人看不到的機會。聞到商機的直覺:同理心。
對企業而言,毫無疑問,、獲得同理心最快的方法,就是把顧客聘來變成員工。
如果你要別人對以感興趣,就得先真誠地對別人感到好奇。
最大挑戰就是找出我們到底是為誰而設計?

很多企業以機變得非常依賴這些報告,而失去對實況的了解。
麥斯威爾怎麼毀了咖啡業?
『你從客戶那裡聽到什麼?不是要你講技術上的細節,我想知道外面的人究竟是怎麼說我們的?』

把抽象的資訊具體化,能讓企業領導者直接對顧客有感同身受的想像。
想要超越抽象資訊的決策者都學會花時間與客戶相處。

當你為不認識或生活型態完全不同的人製造產品時,成功的機率比較低。
當人們覺得有人了解自己,絕大部分都會給予正面回應。他們對你同理心給予的獎賞就是:『這傢伙很懂我們』

如果你從沒見過競爭者的產品,要怎麼打敗他們呢?
靠敵人近一點,反而有好處。

對『各種類型』的人產生同理心,往往是勝敗的關鍵。
當你距離最初的熱情越遠,就越難維持對願景的忠實。

重構看待事情,有三種最基本的方式:

1.把自己的看法擺一邊,用世界的看法來看世界。
2.把所有的看法擺一邊,用與眾不同的看法來看世界。
3.把現有方法擺一邊,想想解決問題的新方法。


『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:有些產品和服務就是超有fu,怎麼辦到的?』書籍資訊:

# 誰說商業直覺是天生的:有些產品和服務就是超有fu,怎麼辦到的?
# Wired to Care How Companies Prosper When They Create Widespread Empathy
# 作者:戴夫.帕特奈克、彼得.莫特森
# 原文作者:Dev Patnaik、Peter Mortensen
# 譯者:蔣希敏
# 出版社:大是文化
# 出版日期:2010年03月30日
# 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866526497
# 裝訂:平裝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